近日,作家赵丽宏的散文自选集《江芦的咏叹》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江芦的咏叹》中收录的散文,创作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是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生涯的真实写照。赵丽宏在青年时期到崇明岛“插队落户”,每天进行繁重的劳作,生活环境十分非常艰苦。每到夜晚,他就独自在一盏油灯下阅读,他的写作生涯也自此开始。同名诗《江芦的咏叹》就是赵丽宏在那段时期创作的作品,在诗中,他赞美芦苇旺盛的生命力,这种不屈向上的精神在《会思想的芦苇》《热爱生命》《在急流中》等散文里也有体现。
《江芦的咏叹》书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芦的咏叹》所选的52篇散文跨度半个多世纪,作者关注随处可见的景物,日常琐碎的小事,写擦身而过的陌生人。
评论家孙思认为:“这些散文所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人间世事以及亲情,虽然极为普通,但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却极其丰富和长久,为我们在感性世界中带来韵味无穷的审美效果。尤其是这些散文流露出来的那种诗质,这与他本身是一位诗人是分不开的。这里所谓的诗,不是指一首首具体的诗或一种诗的类型,而是人们作品所要向往达到的那种特殊的境界,诗境。它是隐藏在读者心中的、想说而没有能力去表达的东西。我想这也是赵丽宏的每一篇散文都能唤起我们情绪和沉思的原因之一。”
赵丽宏在新书分享会上
第一辑《会思想的芦苇》里的第一个篇章《天籁和回声》是赵丽宏最早的作品,他写芦花:“刚到乡下的时候是深秋,正值芦花开放。在河边沟沿,到处是它们银色的身影。秋风漫卷时,它们集体晃动的姿态,是世上少有的奇妙形象,那起伏的银波,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没有一点媚态,也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看到它们,我的视野里一片清朗。”
赵丽宏也写:“每天的日出,因天边云彩的变幻而景象迥异;庭院里的花树,也会因气候的不同而气象万千;雾里的树影,风中的芦荡,雨中的竹林,阳光下田边地头星星点点的野花,都是那么美妙,值得我把它们画出来。”
万物皆有灵气,在《露珠》《稻茬》《喜鹊和乌鸦》《青虫》《大雁》《鹭鸶》等篇章,“生灵和万物的一切微动和巨动,大自然对它们生命的创化,它们的心跳和体温,都在赵丽宏的笔下得以体现和寓示。”孙思谈道。
写自然风物,《江芦的咏叹》中,作者也写与亲人们的日常。
在《母亲和书》一文中,赵丽宏写自己在上学时是一个书迷,经常废寝忘食地看书,母亲总是为此批评我,但是她也会从单位借名著给我读,并在生日时送我喜欢的书。长大后,我成为了作家,母亲却从不夸耀我,我以为母亲并不关注这些,直到我发现了母亲卧室里“藏着”的书架,上面有我所有出版过的书……
《挥手》中作者回忆了父亲三次为自己送别的场景,由第一次分别父亲转身向我挥手告别;到第二次分别父亲为了不让我伤心而露出的有些勉强的笑容;再到第三次分别时,面对考上大学的我,父亲却泪流满面,说出:“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
赵丽宏写儿子:“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的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个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
第三辑《晨昏诺日朗》所选的18篇散文,涉及江南,也涉及到晨昏诺日朗、澳洲、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泰国等一些国家的城区和景点。这些散文温暖、开阔,赵丽宏写诺日朗瀑布:“开始声音不大,如同一种气韵悠长的叹息,从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声音渐渐响起来,先是如急雨打在树叶上,嘈杂而清脆;继而如狂风卷过树林 时发出的呼啸;很快,这响声便发展成震天撼地的轰鸣,给人的感觉是路边的丛林中正奔跑着千军万马,人马的嘶鸣和 呐喊从林谷中冲天而起,在空气中扩散、弥漫,笼罩了暮色中的天空和山林”;他写风:“如果没有风吹来,一切都是静止的。 树、草、花、湖泊、海洋,甚至沙漠……这世界上的一切有生命的或者无生命的,在无风的时刻都成了凝固的雕塑。”
《江芦的咏叹》的特约策划人也谈道:“我们把这本书定位为像朋友一样自然亲切的书,而且要呈现这位朋友的方方面面。为了呈现赵丽宏诗人特质,绘画特色,我们把作者的诗放在辑页,把作者的绘画穿插在散文中,并录制了作者领读的音频。还以序言和答编辑问的方式展现作者的心路历程、写作观和文学追求。”
赵丽宏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他文字中所蕴含的诗意在散文集《江芦的咏叹》中充分展现。这本书在设计时,将作者的诗作与散文相结合,配合其为本书散文专门绘制的插画,让诗意在书中流动。书中还收录了赵丽宏的声音,他亲自带领读者朗读本书散文和诗作,使读者在阅读时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地感受作者的充沛情感。
其中《天籁和回声》是作者在崇明岛时赞美自然景物的文章,作者身处逆境,依然能够观察到身边的美好,并用文字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其描写正如评论家孙思所说:“这些笔记式的散文,短而精致,似乎每一个字都用水洗净过,再从水中立起,气韵生动。”在《挥手》中,作者回忆自己与父亲的三次离别,记忆中父亲对他挥手的景象,通过对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刻画,展现出父亲深沉的爱……
这本《江芦的咏叹》中包含了《旷野的微光》《学步》《与象共舞》等历年来入选过语文教材中的十多篇散文。在本书的自序和后记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分享了他对于阅读与写作的思考,并对青少年在写作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阅读本书,对青少年提升阅读与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仓储物流“成渝圈”如何乘势而上?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被惠及的显...
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个铜簋的盖、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纹饰...
“医保砍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
因迷恋山间风景,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随后与同伴失联。12月的稻城...
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迟疑间...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电影《亲爱的》里面没有的结局,在我眼前“上映” 12月6日,在深圳市...
冥想?泡脚?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
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终身教育”潜力无限 【现实挑战】“新老年”群体愿意在培养兴...
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通过人像比对、DNA确认找...
北京天文馆、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
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 血管里的“垃圾”分类 赶快学起来!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
抖音“窗花剪剪”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窗花剪剪”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著作权...
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
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1...
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记者 李洋)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自然...